
2022新年刚来到,我就收到了后浪出版社的几本新书,《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》便是其中一本,我也特地在读完并做了读书笔记之后,才来写一写读后感。
显然,这是一本关于“思考”的书籍……等等,如果是以前,对于刚刚说的“显然,这是一本关于‘思考’的书籍”这句话,我一定不再返回来思考,但在读了这本书后,我也有了新的看法。仅仅从字面意思看,“成为更聪明的人”关乎的正是“思考”,这也是我们的直觉中所能够立刻想到的,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那么简单,聪明关乎的并不只是思考,还有思考的过程,以及做决定。这也是这本书探讨的关键。
为什么要重新思考我的思考?
正如上面所说,在我还没读过这本书之前,我是很难重新思考我的思考的,究其根本,是我从未有过这一认识。
举个例子。
基金投资在近两年达到了新高度,因为疫情的影响,大多数人在家里无所事事,就想着靠网络也能让自己实现赚钱的目的,但是,买哪个基金,才能真正让自己赚到钱呢?就比如我过去的一个思考:跟着收益率较高且入行年限较久的基金经理买,一定会让自己赚到钱。有这一思考的原因,就是因为在直觉上,有经验且过去收益率高的基金经理,他在基金投资方面也一定有更高深的造诣,那么他自然也能够找到更赚钱的基金。
上面这个例子,就是关于我对基金购买的初始思考。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,我的思考一定是正确的吗?从最基础的直觉上来说,这个思考是没什么问题的,就像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: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”,这个老人不一定是年长的人,我们也可以说是有更多经验的人。收益率较高且入行年限较久的基金经理,那就是有更多经验的人。
然而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。还有一句俗语是:“淹死的都是会水的。”正是因为他们太过于依赖自己的“直觉思考”,认为自己游泳技术高超,便不会出任何事情。而当我们忽略这些风险时,那些可怕的后果便会降临在自己身边。
所以你现在明白,为什么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思考了吗?简单地说,是因为我们的初始思考,往往是百孔千疮的。这让我想到了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:“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臭狗屎!”
关于“元认知”和“反直觉思考”
本书讲到了两个很重要的因素,也是“敏捷思维”的核心:元认知和反直觉思考。我们分别来探讨一下。
先谈谈元认知。
所谓元认知,就是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,也就像我在这篇文章的标题中写得那样“思考我的思考”。我也来简单解释下这两个思考的区别,第一个思考是动词,就是我们思考这一动作;第二个思考指的是思考内容、思考过程以及思考结果。
那么这一动作又是如何执行的呢?我来列举几个问题你或许就能明白了——为什么我会这样思考?我是否在思考的过程中忽略重要的因素?我这样的思考真的是对的吗?——我们还可以用一个常用词,“反思”,来解释这一动作(关于反思,在后面的内容我也会详细介绍,这里就不做赘述了)。
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并非人人都具备“元认知”的能力,因为有些人太过相信自己的直觉,太过相信自己的想法。这让我想起以前和某个亲戚一起吃饭,饭桌上,他说了一个观点,桌上的人大多反对他,但他却毫不动摇,并坚定认为自己才是对的。有时,坚定对我们人生的确是有好处的,然而坚定错误的观点就是一种愚蠢了。
而元认知所做的,就是让我们改变这种愚蠢的行为。
再说说反直觉思考。
与反直觉思考对应的,便是直觉思考。或许你会问:“为什么要反直觉呢?”因为往往我们的直觉并不是那么可靠的。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就是,我们经常会看到的一张图,图中分为两部分,左边中间有个圆圈,周围有几个稍大的圆圈,右边中间有一个元,周围有几个稍小的圆圈,问:图中中间的圆圈哪个大,哪个小?

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这张图时,我的第一直觉也是觉得周围有稍小圆圈的更大,然而事实,我们都知道,中间的两个圆圈是一样大的,只是因为参照物不同,带来的视觉效果也是不同的。
这就是直觉带来的影响。这仅仅是一个测试题,而在现实生活中,太过相信直觉,带来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——正如那句“淹死的都是会水的”。
反思与即时反思
我个人觉得,这本书就是要让我们学会“反思”,而且不是简单的反思,是要“即时反思”。
为什么要即时反思?假如我们通过直觉,思考到了某个观点或做了一个决定,而这个观点或决定直接导致我们失去了自己的工作,如果等失去工作后才意识到反思,或许会对我们将来会起到些许作用,但在此时,我们因为没有即时反思,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。
而且我也在思考一点,如果每次都等到问题发生了,才能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,那我想我们这一生,都会一直生活在遗憾、悔恨中。
所以有句话是这样说的: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!
而我们,也不要总等到犯了错误之后才懂得反思!
像个小孩子一样
如果要问小孩子最大的优点是什么?我的回答会是:“无知。”
这里的无知,并不是贬义词。我们人类从出生开始,对这个世界就是充满好奇心的——我们好奇别人是怎样说话的,我们好奇某个东西是怎么制作出来的,我们好奇宇宙中的每一颗星星——而处于“无知”阶段的小孩子,他们就能提出各种问题,即便那些问题在我们大人看起来是那么的简单、幼稚、且荒唐,然而这却是我们能够成为更聪明的人的最基础的东西。
就像我在以前的写作中也曾写道:不要丢掉自己的童心。因为童心会让我们更轻易获得更多知识,更重要的是,还有快乐。所以啊,有时我们也要学着无知,像个小孩子一样思考,充满好奇心,提问各种问题,慢慢地我们才能在各种简单的问题中串联出更新奇的想法,我们也能变得更加聪明。
最后是我个人做的关于《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》这本书的读书笔记,内容很多,其中的一部分是用我自己的话和想法陈述的,希望这些内容也能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因为笔记内容太多,请点击幕布链接查看:https://mubucm.com/doc/44EGzovreFw
If you like my content, please let me know : )

聪明不聪明是基因决定的,后天能改变的部分太少了,最多只能是技术性改善下
我倒觉得,聪明大部分是靠后天改变的,就像小时候看到很多人非常聪明,很多东西仿佛不用学就会,但现在看他们,也就那回事,反而一些看起来不聪明的,倒是通过方法和努力,慢慢也变得很聪明。